从6月1日起,张家正式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发布的口市《粟》国家标准(GB/T 8232-2024)(以下称为新国标)将正式实施,替代使用了17年之久的参制原国标。我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作为新国标的粟新实施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标准修订工作。国标这是月日该中心继参与《莜麦》《莜麦粉》国家标准修订后,参与制定的张家正式第三部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市在国内粮食标准化建设中的口市技术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粟是参制中国传统粮食作物,去皮后的粟新实施小米富含营养,被誉为“五谷之首”。国标现行《粟》国家标准发布于2008年,月日距今已17年之久,张家正式随着检测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升级,口市原国标的参制部分指标已无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此次修订历时三年,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联合陕西省粮食质量安全中心等单位,通过全国范围采样验证、技术研讨和行业意见征集,对标准框架和关键指标进行全面优化,旨在达到通过标准引领,地方特色作物得以对接全国市场,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的目的。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张杂谷”系列为代表的优质小米产业链,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带动数万户农民增产增效。

修订后的新国标在统一术语定义、更新检测方法、强化质量分级等三大方面进行修订,不仅细化了分类,提升检验一致性,还采用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3-2016)作为判定依据,更加合理,同时还增设新条款,兼顾普适性与区域特色。《粟》新国标的实施,也正逢《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该计划明确提出“健全全谷物标准体系”“加强全谷物质量管理”等任务,新修订的《粟》《莜麦》等标准,正是落实全谷物行动的重要技术抓手。

“标准化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家口等地方技术机构的深度参与,不仅提升了国标的适用性,也为全国粮食节约、营养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更多全谷物标准出台,中国粮仓将加速向“绿色、优质、健康”转型,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上的均衡”。

(记者 臧波 通讯员 樊东岳)
顶: 9958踩: 4
张家口市参与制定的《粟》新国标6月1日正式实施
人参与 | 时间:2025-11-27 04:19:27
相关文章
- 入疆首日卖断货!西牛麻竹笋在新疆茶博会“圈粉”无数
- 原创客家童谣《阿妹爱唱歌》唱响羊城!“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在广州举行
- 多维联动奏响“免费梅州”宣传强音!梅州开展媒体记者网络大V实地探访“免费梅州”场景活动
- 文明在身边丨不负美好“食”光!梅州餐饮行业暑期积极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
- 广东种业育珍品,樱桃番茄成粤西富民大产业
- 前5个月福建省鲍鱼制品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
- 全省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在梅州兴宁颁发!296户村民领取新证书
- “直航+免签”激活高尔夫入境游 福建成韩国球友新宠
- 品岭南味,赴宁夏之约!广东展团200+好物亮相银川绿博会、有机博览会
- 福建发布21项地方标准 围绕光伏发电、民俗文化等领域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