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高效信用修复服务模式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百科   来源:休闲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请通过此官方入口安全登录XM中国官网后台。管理您的交易账户、查看历史记录、进行资金操作。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

健全信用修复制度是梅州模式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市市当事人申请解除惩戒措施、重塑信用的场监制度保障。近年来,督管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聚焦企业信用修复痛点难点,理局统筹全市系统探索实施便捷化信用修复模式,积极通过流程优化、探索跨域协作、高效工作融合,信用修复全面提升信用修复质效,服务助力企业重建信用,梅州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市市

靶向发力,场监构建“快响应”修复通道

此前,督管梅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为迁往中山市的理局某贸易公司办理信用修复时,当天即完成材料指导与流程办理,让企业免于两地奔波,高效解决外迁受阻问题。该案例入选了全省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彰显了服务的精准与高效。

“针对企业因信用问题影响经营的急难愁盼,我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坚持‘能简则简、能快则快’原则,通过提前核查、主动指导、流程并联等方式压缩办理时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快速响应机制解决了交通运输领域经营主体跨区域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多地跑、耗时长、花费大、成本高”的急难愁盼问题,无需经营主体往返异地提交佐证材料,简化信用修复流程、降低信用修复成本,助力经营主体重塑信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快速响应机制累计完成382户企业信用修复,平均办理时限较常规流程缩短15%。

破壁联动,打造“少跑腿”服务样板

注重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整合信用修复相关部门资源,也是实施便捷化信用修复关键之一。

兴宁某医疗器械企业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影响发展。兴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这一情况,提前提醒修复节点,面对企业未缴纳罚款的难题,多次组织座谈联动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厘清问题、履行义务,最终推动其提前停止信息公示、获得新商机。最终既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也强化了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蕉岭县一公司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面临参展资格被驳回,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打通企业发展堵点,联动发改部门,指导企业完善修复材料,助力其如期参与展销会,让企业在关键节点重拾发展机遇。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指导、同步办理,避免企业多头跑、来回跑,高效助力企业解决经营难题,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深度融合,激活“长效化”监管动能

去年以来,梅县区市场监管局从监管机制改革入手,牵头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4年组织联合抽查60次,实现结果全公示;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开展精准抽查,全年完成357户企业检查;加大空壳公司清理力度,2024年吊销245户、2025年已吊销105户,既提升了监管效率,也为信用修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将信用修复与“双随机、一公开”、风险分类管理、经营主体清理等工作深度融合,这是探索高效信用修复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全市32个监管部门实现“一单覆盖、一表统筹”信用监管,落实信用修复“统一入口,一次办成”,形成“监管—修复—提升”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今年以来,组织市级跨部门联合抽查38次,完成116户企业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通过网络手段等对6.59万户企业的登记事项和公示信息加强监管,依法吊销连续未年报企业营业执照232户;加强信用联合惩戒,联合税务部门对4户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加强信用修复,办理企业申请移出异常名录信用修复418户次,促进经营主体更加关注信用、重视信用、珍惜信用。

梅州日报记者:林仪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合眼摸象网   sitemap